文章阅读
READ

ChinaNCDA生涯电子报-2022年7月号-专家专栏-师生互动的八大沟通技巧-邱絜

2022-07-01
  • 生涯精选
  • ChinaNCDA生涯电子报
  • 专家专栏

一、前言:
随着时代变迁,师生互动不再只是单向“教”和“学”的历程,教师不仅扮演提供知识的专业角色,亦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催化者,方能让学生更愿意学习与成长,也能让教师在良好师生互动中得到成就感。当师生愿意搭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往往更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因教师的性格、经验背景不同,及学生素质、求学态度不同,在师生互动中产生不同的风格差异。但我们发现无论沟通风格是否有差异,皆存在共通的师生沟通技巧。我们在教学实务现场发现,良好的师生沟通的确能增进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让教师更享受于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此篇文章中,笔者将协助大家复习一下青春期学生的样貌,及提供师生沟通的八大技巧,期待对第一线师长有所帮助。


 


二、了解青春期学生的样貌
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特征有助于教师理解我们正在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是他们这时期的共同面貌?什么又是他们的个人问题?如此才能对他们有合理的要求与期待。在讨论特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青春期的大脑。

(一)青春期的大脑
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大脑并不是比较大的小孩大脑,也不是半成熟的成年大脑,而是脑区和脑区之间的连结持续增强,并充满变动的独特大脑。大脑的边缘系统与情绪有关,在青春期时功能逐渐强化,但负责控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要到20几岁时才会成熟(洪兰,2005)。这种不一致的现象,使得青少年喜欢冒险,但也让他们比较容易适应环境。青春期大脑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根据环境来修正大脑中的沟通网络,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这种特殊的变动能力,又称为发展弹性,但它其实是一把双面刃,可能因冲动导致危险,却也因这探索更了解外在世界及内在自我。深入了解青春期大脑的特色,有助于师长区别青春期行为和偏差行为的不同,能理解“探索”是青少年的必须,此能帮助青少年成为他们理想中的自己。

 (二)青春期的特征
1.看重同侪
陈坤虎等人(2005)认为青少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同”与“角色统整”,此阶段的青少年借由对自我的省思与觉察,开始确立他在团体中的地位与社会对他的期望,在不违背自己需求、价值体系及道德良知下,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价值观,以增进对环境的适应性。所以同侪的互动与回馈对此时期学生非常重要,既能一起勇敢冒险,又能透过他人回馈认识自己,慢慢塑造出自己的独特样貌。

2.冒险、冲动
承上所述,负责理智判断和控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要到20几岁才会成熟,以生物观点而言,这有助于青少年有动力冒险,进而理解这世界。大脑不是因个体成熟由小变大,而是透过各种刺激,让连接各脑区的网络更加活络,这是青少年大脑最终能否发育为成人大脑的关键。如果家长、老师、以及青少年本身都能知道这些知识,并且明白青春期大脑中情绪和理性判断的神经网络发展速度不一致,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包括冲动行为、勇于冒险、追求刺激、离开父母或亲近同侪等,并不是认知或情绪出现问题,而是大脑发展中的自然结果,这是青少年学习如何面对复杂世界的正常表现。

3.自我中心
根据皮亚杰“自我中心”现象(许家宁,2021),青春期“自我中心”的特点主要是:(1)独特自我:将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不理解他人为什么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同;(2)假想观众: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将自己作为关注的焦点,自我感觉良好便以为别人也都欣赏他;反之,若自感不足,则以为别人也都对他持负面评价。

4.对性好奇
开始出现异性交往是青少年时期正常的发展任务(Hartup, 1993),是他们性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但也因他们容易冲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而不可避免地做出傻事。身为教师,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重点不在压抑他们不能谈性,而是协助理解正确的观念及如何尊重他人与保护自己。

5.典范(Role model)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品格教育不是只告诉孩子什么是善恶就结束,而是培养批判思考与决策的能力,而其中典范学习即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力尤其深远。鼓励大人成为示范者,如我们不赞成以暴力解决问题,则示范好好沟通即是很重要的典范。学生不见得听进我们说的话,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皆看在眼里。



(三)师生沟通的八大技巧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发现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者,除了能增进师生情谊外,往往还能带动学习效果,因为学生会因为喜欢亲近这位教师而愿意保持良好关系而学习,而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往往是促成良好互动的重要关键。兹举例以下八种增进师生沟通的技巧,分述如下:


1.善用眼神、表情、肢体与声音变化
与学生沟通时,尽可能对到眼神以表示看重与倾听。学生常下课来找,但老师可能正利用这短短的时间要处理好多事,可能眼睛正看着计算机、手忙着打字等,虽然教师们在忙碌的教学生涯中已习惯这步调,耳朵也正听着此学生说话,但若缺少眼神的关注,敏感脆弱的学生可能认为不应该打扰老师,或学生会觉得老师真的很忙没办法好好听我说心里话,决定打退堂鼓而失去两人交心的机会。

若下课时间允许可以给到学生三到五分钟专心地倾听,或与学生另约定完整时间好好谈话,如此学生能感受到老师虽忙,但很愿意关心我的事情,让良好沟通有个好的开始。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当我们与别人谈话时,若看到对方不耐烦或敷衍的表情恐怕也很难继续讲下去。学生看我们也是一样,虽可能是无意识的,仍需留意是否有表情盲点。

除了表情,我们也需要去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声音变化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同样一句话,轻声细语好好得讲跟烦躁的表达,学生感受就会不一样;同样地沟通姿态呈现出开放的情况会让学生比较愿意亲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很愿意听你说。能够用眼神接触、适宜的表情、开放的肢体语言,及稳定的声音表达等,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老师很愿意跟他站在一起且关心他的问题。


2.鼓励促进沟通更顺畅
回想一下,我们担任学生时最喜欢和什么样的老师靠近?通常我们喜欢会鼓励肯定我们的师长。青春期的学生正在建立自我概念,他人的肯定会协助他们建立自信,学生很期待有师长能看见他们的努力与进步,所以当一个不吝惜称赞学生的老师,会让您的沟通更畅通无阻。鼓励的内容越具体越好,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如学生努力地完成一份报告,能具体的告诉他这份作业令您欣赏的地方是具有建设性的心得或有美感的排版等,学生会相信老师有用心的观察自己的表现,也会对自己更有自信。


3.幽默往往能四两拨千金
每一个老师的风格各有不同,但幽默风趣的老师似乎能让学生更容易靠近,我们也发现和学生关系较自在,课堂气氛较放松时,幽默风趣的话语较容易展现,学生上起课来也会比较愉快。青春期孩子上了初中或高中,功课压力比较重,若老师上课有时候能讲一点比较轻松的东西,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很纾压疗愈的时刻,幽默的老师往往也比较有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在严肃或可能冲突的场面四两拨千金化解危机。


4.适时表达出专业,增进学生的信任
与学生互动时,可适时的呈现专业形象。学生难免遇到难题,若老师能说出真的对他们有帮助,或是能展现专业的部分,如课业解惑或谈论人生重要议题等,皆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能让学生安心,有安全感;当老师能展现专业素养以及愿意陪伴,而非仅仅是权威式的下达指令,也就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肯定与信任,如此一来更能促进有效沟通。

5.积极倾听弦外之音不漏接
学生要告诉师长心里话时,在不确定是否能信任时难免会忐忑不安及想试探老师的能耐,这时他们会采用间接的方式或使用弦外之音,看看老师能否接受,或发现并能承接他们的情绪。通常老师若能认真听学生说话时,有很高机会能听到弦外之音,当您听到一些端倪,可继续好奇的往下询问,学生会很容易把他们的内心话全盘托出。比如学生成绩下滑是家里有了大变故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则可能会从别的议题透露一些讯息,如最近失眠等。若老师够敏感,通常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透过想更了解的态度,会让学生愿意多说一点,老师就更能理解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进而能介入协助。


6. “同理心”让师生更靠近
同理心简而言之就是设身处地。同一个数字站在这端看是6,站到对面看变成9,若我们坚持我们所看到的,而非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事情,往往双方都会感到挫折,无法理解为何对方无法了解我们。所以训练自己有同理心跟换位思考,能降低学生的防卫,可以避免剑拔弩张的冲突场面,而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有助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因此,当老师要责骂学生时,不妨先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可以避免误解或危机产生。学生有需求但却说不出口时,教师愿意多了解,甚或主动先说出孩子内心感受,孩子就会感觉被理解,如此能拉进师生距离,使彼此关系更亲近。


7.用“情况描述”取代“主观评价”
老师当久了会累积经验值,我们能够依据经验快速判断学生发生了什么事,但缺点是容易形成主观评价,我们很容易就会跟学生说:“我就觉得你就是一个怎样的人,或发生这件事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等。”学生听完后不一定会反驳,但心里未必服气,当防卫机转运作时,学生是无法听进老师在说什么的,因为他压根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们在和学生沟通时,可先只陈述事情的重点,如“你和同学吵架是因为他拿了你的水壶没有告诉你吗?”而不是“你和同学吵架,是不是因为你很讨厌他?”后者已经多了主观判断,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太过主观或偏颇而选择闭上嘴巴,这对沟通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不带着过多的主观评价,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事件,学生较能够冷静和老师讨论事情及感受,通常认真倾听不带太多个人强烈意识的老师较能让学生愿意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8.适时运用“我们”的沟通技巧
教师常使用“我们”,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我们都是自己人,我们是在同一艘船上。比如学生成绩退步,您告诉他“最近有发生什么事吗?愿不愿意说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会比直接指责他:“你在混嘛!成绩烂成这样,我要通知你爸妈了!”前者说的意愿一定会比较高。当老常能听到学生的第一手的讯息或最原始情绪,若那时候您表达:“我们是一起的,我们可以一起来面对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讲,他会很愿意跟老师沟通,如果能再加上同理心,那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定会增加,您往后说的话,学生会比较容易听进去。


(四)结论
良好的沟通第一要素取决于您真的愿意和学生共同面对问题,及您真诚的关怀学生,则上述列的八大沟通技巧,通常都能协助老师沟通更顺利。如用眼神表情、肢体跟声音的变化去告诉学生,我很愿意听你说话;请具体的鼓励学生,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请尽可能的发挥幽默跟风趣,那会让学生很愿意跟您亲近;要适时的呈现专业形象,因为可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也请积极的倾听弦外之音,那是学生试探或求救的讯号;运用同理心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遇到事情先作事实陈述而非立即地主观评价,避免学生认为老师过于武断,而不敢跟老师陈述事实。最后,适时运用我们是自己人的讯息,并透过良好的沟通模式,让学生愿意和我们靠近,达到双赢模式。

 


参考文献

洪兰整理,许沧郎、许进成、张金来(2005)。情绪压力与行为的关系(上)。

陈坤虎、雷庚玲、吴英璋(2005)。不同阶段青少年之自我认同内容及危机探索之发展差异。中华心理学刊,47(3),249-268。

许家宁(2021)。生命教育中幼儿情意的重要性以研究者现场经验为例。台湾教育评论月刊,10(6),146-150。

Hartup, W. W. (1993). Adolescents and their friend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993(60), 3-22

 



作者:邱絜
NCDA CDI国际生涯发展认证讲师
高中辅导教师 、心理咨询师
2018、2019上海生涯年会论坛/工作坊讲师
上海、天津、青岛、成都、厦门、湖南、等地CDP生涯规划师培训讲师、督导、生涯规划手册编辑培训、家长学生讲座、选填志愿辅导讲师。

 
TOP